几年前,互联网公司流行一种所谓的“末位淘汰制”,大多数大厂都把它当成了一项硬性制度。 简单来说,就是每个部门总得有几个绩效差的,用来“拉开差距”,给团队注入一点“危机感”...
几年前,互联网公司流行一种所谓的“末位淘汰制”,大多数大厂都把它当成了一项硬性制度。
简单来说,就是每个部门总得有几个绩效差的,用来“拉开差距”,给团队注入一点“危机感”,理论上,这种做法的初衷是通过这种奖惩分明的方式,激励员工提升自我,确保团队的整体效能。
然而,实际操作起来,这个制度却变成了许多公司内部的一场“猫鼠游戏”。
不久前,一位大厂的程序员吐槽自己被评了C,直接找领导提了离职。然而,意外的是,领导不仅没同意,反而对自己进行了频繁的挽留。
这种情形让他感到非常尴尬,既然给了C,那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工作不认可,按理说领导应该放他走,但偏偏,领导“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”,让他哭笑不得,你说这算什么事?
大家都知道,互联网公司看重效率、看重数据,绩效差的员工被淘汰,看似是一件正常的事,但实际上,这样的机制带来的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。
首先,这个所谓的“末位淘汰”往往并没有明确的标准,很多时候绩效的差异根本没有那么明显,真正做得差的人并不一定总是处于“末位”,而那些并非差劲,只是没那么突出的人,反倒背了C。
这种标准的模糊性,就让很多人心里充满了不公平的感觉。
其次,即便是绩效差的员工,在被打C的那一刻,也并非完全“无可救药”。很多时候,打C的背后,其实有的是部门内部的工作安排、领导的个人判断,甚至有些领导是故意选择“某个”人来背C,以此来平衡团队内部的“差距”。
可一旦员工真的选择离职,领导又往往会采取一种“挽留”姿态,表面上看似是关心,实际上却是觉得失去一个“背C的工具人”太划不来了。
可即便有这么多的弊端,为什么“末位淘汰”制度还是如此受到大厂的推崇?一个高效团队的组成不仅仅依赖于人才的拼劲,还需要稳定的成员和一定的团队默契,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,保持团队流动性,保持每个员工的“危机感”,成为了企业用以优化团队结构的工具。
可问题是,这种“筛选”并不总是科学的,领导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判断,或基于与员工的工作关系,来决定谁能留下,谁该走,而这些“决定”,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,不一定基于员工实际的工作表现,更多的是与领导本人的管理风格、部门的“需求”息息相关。
有时候,这种“筛选”的结果反而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和情绪低落。
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,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,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,而在于它的执行和背后的管理思维。
如果企业在执行“末位淘汰”时,能够更多地从员工的成长角度出发,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支持,而不仅仅是给“C”的员工一个冷冰冰的绩效评价,可能情况会有所不同。
绩效评定本应是一个促进员工成长和提升的过程,而不是单纯的“惩罚”机制。
如果每个员工都能通过不断的反馈与自我提升,逐步清晰自己的优劣势,甚至不需要“淘汰”这一环节,团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自然优化。